1921年,乔治·马洛里35岁,他是英国查特豪斯公学的教师,工作稳定,平日里写一些新闻稿和小说,他的妻子叫露丝,他还有三个孩子,六岁的克莱尔和四岁的贝里奇,以及才六个月大的约翰。这一年他才从战场安全回来不久,在他给妻子的信件中,他写说:“上天如此厚待,我们一定要好好过。”可当他听到攀登珠峰的计划,他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早在求学期间,乔治·马洛里就开始了解山峰,他对于冰雪、冰川、顶峰有深深的好奇和爱,他也结交了一批推崇理想主义、冒险精神的同好。所以当有人给他机会去攀登珠峰,他不可能不去。
1921年4月8日,马洛里登船前往东方,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他终于到达加尔各答,在大吉岭与队友会合。很快,他们出发进藏。随着海拔逐步攀升,植被一点一点发生改变,空气变得越来越干净,也越来越冷,所有人都有点高原反应,但兴奋让他们忘却了不适。没几天后,他们来到藏南的高原砾石沙漠,高原沙漠和其他地方的沙漠一样,清晨时候寒冷而宁静,一到中午气温飙升,热浪从碎石表面蒸腾上来,热得足以让人脸上脱皮。整个队伍的人这时候都闹起了肠胃病,一个叫作凯拉斯的队员最为严重,最后只能躺在担架上让人抬着走,可就算这样他也不愿折返,最后他在一处高山山口去世了。离目的地珠峰还这么远,死亡就已经降临,但马洛里并未灰心,他给妻子写信,说自己身体无恙,让她放心。又行进了几日,一天早上,马洛里来到一个山坡,他终于远远看见了那座高峰。他写道:“它是一颗巨大的白牙。我们看到的珠峰还不太分明,因为那个方向有层薄雾,可这样的天气条件却平添了一番神秘与辉煌。我们很满足,群山中的最高峰果然不会让我们失望。”
马洛里最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达珠峰脚下,他形容他仿佛看到了“巨人的肢体,简洁、朴素、庄严”。随后他的工作正式开始,他要在这里努力找到攀登珠峰的最佳路径,解开这座高山及其周围山峰的谜团。很长一段时间,他带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每天徒步十到十二个小时,越是探索,越是能感到攀登这座高山的危险,他意识到“这是一面近一万英尺高的极为艰险的峭壁”。马洛里最终认为北坳,也就是珠峰的北侧山肩是登山的关键,如果可以爬上北坳,那么就很有可能拿下珠峰了,可问题是怎么爬上北坳。马洛里和队友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试图破解这道难题,过程中天气越来越恶劣,雨季降临了,而且队员们身体也越来越差。他们因为缺氧,脸和手都发青了,有时甚至会突然停止呼吸,长达几分钟。他们谈论过就此打住,但马洛里坚持要留在此地,等待机缘。终于在1921年9月17日,天气放晴,他们迅速朝高处营地进发,但9月23日,天气又变坏了,狂风大作,之后几天风越来越大,可他们还是出发了,几人最终抵达北坳边缘,可在坳口逗留了几分钟就下来了,因为风实在太大了,马洛里记述说,“这是没人能在其中活过一个小时的狂风”,所以他们只能放弃,马洛里安慰自己他并不算完全失败,因为至少确认了通往顶峰的路径。
后来马洛里回到了英国,探险到此为止,他在一封写给姐姐的信中说:“给我整个阿拉伯的金子,我也不去了。”可这线日,马洛里又前往珠峰了。这一次他成功登上了北坳,他在5月17日准备向顶峰发起冲击。这一次他仍遇上了大风,空气太冷,所有人都被冻惨了。一个叫莫斯黑德的队友宣称自己再也走不动了,他不断地在雪地里坐下来,只求一死,所有人就此决定折回,想尽全力保住莫斯黑德的性命。最终他们撤回到大本营,休整恢复了一个月,可一些人的冻伤还是没有好,加上季风雨雪降临,一些人提议“就此打住”。马洛里不愿意,但就在这个犹豫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雪崩,有七名随行人员因此失踪,要么是掉进冰隙摔死了,要么是被好几吨雪活埋了。马洛里为此感到非常自责,总觉得他们的死是自己造成的,他为此再一次放弃了登顶。但可想而知,他不可能完全放下内心的情结,麦克法伦形容说:“他越是远离这座杀人的大山,他就越是再度陷入对这座大山的爱恋。”
1924年2月29日,马洛里再次出发了,这一次他带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他甚至跟自己的一个友人说了,他觉得自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这一年他们做了更复杂、更环环相扣的计划,雇了更多人马,带了更多的设备。他们相对顺利地来到北坳,马洛里还在这里发现了1922年他们留下的废旧氧气钢瓶,他当时写道:“寒冷和高海拔出色地将一切保存下来,制止时间的行进。这里一切都不会老去;雪自会来了又来,飘上石堆,又纷纷消融。没有什么能标示光阴的流逝。”
这一次的天气仍然不好,雇佣的挑夫为此擅自离队,在风暴中偷偷溜走了。而马洛里因为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他身体状况不错,迫不及待想登顶。1924年6月6日,大风停了,出了太阳,马洛里和队员马上出发了。一开始,空气澄澈,然后一小时之后,一阵奇特的发光薄雾笼罩了山体。有一名叫作诺埃尔·奥德尔的队员一直在山下眺望,他看到马洛里和队员像两个小黑点一样沿着通往巅峰的山脊移动,但很快薄雾上升,罩住了他们,随后就看不见他们了。当时他没有想到,这一眼就是永别。马洛里在这一天命丧珠峰。1999年5月,马洛里失踪75年之后,一支搜寻队找到了他的遗体,他位于珠峰北坡,海拔约八千二百三十米处,脸朝下倒在突出的岩石斜面上,他的衣服已碎成布条,但他的遗体不曾腐化,看上去像一尊白色大理石雕塑。马洛里生前被问过很多次,究竟为什么要一再返回珠峰,他说:“我猜我们回到珠峰,是因为忍不住要回去。”还有一次他说:“因为珠峰就在那里。”
麦克法伦说,马洛里是鲜明例证,所有我们前面回顾的这些历史和文化因素都参与塑造了马洛里的登山行为,而马洛里又用他的生命浇灌了大山的传说。大山的吸引力不仅来自自然本身,也来自这一个又一个走进山里的人,他们将我们内心的希望、梦想、欲望和恐惧统统投射在了高山之上,让高山成为一面关于我们自己的巨大的镜子,而这也构成了高山最大的魔力。但这就是关于大山的答案了吗?可能也不止于此,也许当我们真的走进山里,我们又会收获一些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麦克法伦没有用结论式的话语来结尾,相反他讲述了一段自己在山顶的经历,当时硕大柔软的雪花从天而降,麦克法伦写道:我的思绪飘离山头,我念起眼前看不见的远方,“我想起东方,雪会落在凯恩戈姆山脉十亿岁高龄的花岗岩山脊上;我想起北方,雪会静静覆盖莫纳利亚山脉——灰色群山——的空寂荒野;我想起西方,雪会降临诺伊德特半岛的雄峰:拉达尔山、布伊德山和卢因纳山——利爪之山、金黄之山和愤怒之山。我想着大雪落在无数看不见的崇山峻岭之上,也想着,此时此刻,我只愿待在此地,哪儿都不要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李现打鸟获生态环境部认可 各地文旅喊线万,《猎狐行动》票房崩塌打了谁的脸
神Bin天降!赛恩猛如战神!BLG击败IG,豪取2连胜!meiko表现不佳
荣耀Power系列再次被确认:外观类似华为Pura70,续航却有大惊喜
OPPO Find X8 Ultra配置全揭秘:配置、影像、价格基本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