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下调”、“限购放开”、“支持以旧换新”、“买房退个税”、“放宽购房落户政策”......近段时间,各地出台的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可谓目不暇接。
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的全国范围内的去库存浪潮已经开启,越来越多人感慨,当前的楼市像极了2015年!
“市场底、情绪底、政策底”,三重底是2015年楼市最为显著的特征,如果你也经历过2015年,你就会发现,当前的楼市与9年之前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2015年,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期,各地商品住宅库存量高企,投资增速明显下滑。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9.5%,和2015年一样,房地产市场也面临调整分化的局面,特别是在消化高房价、高库存、高杠杆方面。
2015年,中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2亿平米,施工面积(广义库存)高达73.6亿平米,是待售面积的10倍多,库存量和消化库存所需时间均创新高。
202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商品房库存约7.5亿㎡(3月末为74833万㎡,2月末为75969万㎡),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2015年历史高位(71853万㎡)。
2015年,市场去化压力较大,市场竞争激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销售额增速回落。
2024年1-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26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21355亿元,下降27.6%。
2024年,楼市看空情绪更加严重,开发商拿地信心不足,市场观望 情绪浓厚。
2015年,政府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房地产市场,如调整信贷政策、优化土地供应等。当前,政府也强调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避免市场出现硬着陆。
2023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减少了,新生儿数量902万,创下新低。楼市的购买力,已经从增量,变成人口存量腾挪。
引发这轮楼市下行的一大原因,是信贷上“三条红线”等调控下的房企去杠杆,即“供给侧结构改革”。
居民的负债率水平与2015年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2015年居民杠杆率约为39%,根据最新数据测算,2024年居民杠杆率已经来到70%左右的水平。
从房企的资金流来看,今年也远远不是2014年的负债水平能比的,2021年7月以来,房企暴雷事件频出,百亿房企,说倒就倒,2024年,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纵使现在市场信心和预期已经到达低谷,但是,房地产还有机会。住房依旧是我国居民最大的内需市场。
这个同时带动了家具、家电、纺织、装修、装饰等一系列相关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的行业,不会轻言消失。
接下来,央行下场购买国债、地方政府集中采购滞销的商品房作为保障房、重启PSL......都是刺激楼市复苏大杀招,只是还没完全落地执行。
这几年,徐州房价一直在挤泡沫,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干”得不能再“干”,不说逼近2015年,很多小区房价已经回到5、6年前水平。
还记得2021年时,有人哭着喊着说“如果房价回到3年前,肯定买它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