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春节前夕,相关部门调查发现,部分电子鞭炮商家玩起了文字游戏,在某电商平台展示商品的视频或图片显示“室内燃放视频”“不伤人”“仿真烟花”等字样。而商品分类中,冷烟花则用“烟花填充物”代替,已经销售了上万支。
在某电商平台搜索“钢丝棉烟花”“网红烟花”等关键词发现,单家店铺月销量高达数万件的不在少数,一些店家的宣传封面还打上了“过年耍帅,用它”的字样。
有商家在简介中称其为“烟火”,但详情页却表示这不是“烟花”,是一种“创意摄影辅助道具”。还宣称“类似洗碗的钢丝球,可过安检”。
其实,这些冷烟花或打着擦边球的“钢丝棉烟花”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燃烧时温度可以达到700多度,容易引燃可燃物并引发火灾。
2月14日,应急管理部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节日期间组织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展精准安全执法检查和指导服务》。
其中提到:针对部分城市烟花爆竹供需两旺,应急管理部要求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加强风险预警研判,强化安全管控措施,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并做好安全宣传警示。春节假期以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共检查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零售店(点)10万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问题8000余项。
特别是针对冷光烟花兴起的情况,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强调,冷光烟花虽然火焰温度较低、烟雾较少,但喷射口温度仍高达700-800℃,可灼伤人体、引燃物品,作为烟花爆竹,其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基本属性并未改变。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冷光烟花时,仍要严格遵守有关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必须取得相应安全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变相生产、销售。
各地要将冷光烟花纳入烟花爆竹管理,加强安全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特别是对网上非法销售冷光烟花要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切实消除监管盲区。
燃放冷光烟花时,同样应采取对烟花爆竹产品普遍适用的安全措施,严禁在室内以及任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燃放,严防不正确的燃放方式引发火灾等事故。
“冷烟花”又称冷光烟花、舞台效果剂,是采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冷烟花到底有多危险?来看这组实验。
君为故乡人,遥思故乡情。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然而,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疫情防控的风险和压力依然较大。为了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全省人民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在此,我们倡议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团干部:
让我们一起共担青春之责。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党、团组织报到,有序参与当地防疫宣传、文明劝导等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暖冬关爱、环境治理、巡逻防控、森林防火等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发现家乡景色、文化、人物之美,以短视频、Vlog、图文等形式记录展现家乡美好风貌,为家乡发展贡青春力量。
让我们一起共度文明春节。带头就地过年,减少聚集,通过网络视频、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方式“云端”拜年,过一个“平安年”。严格遵守烟花爆竹禁放规定,倡导“公筷公勺”,杜绝“餐桌上的浪费”,过一个“低碳年”。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路、文明骑车、文明乘车、文明驾车,过一个“健康年”,争做传文明、树新风的践行者。
让我们一起共添节日温暖。全省各级团组织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农民工、快递小哥等留在山东过年群体。高校共青团面向就地过年学生开展赠送1本书、开展1次慰问、赠送1批防疫物品、赠送1个流量包、建立1个线上心理咨询室等“五个一”关爱活动,各级团组织主动为因疫情无法返乡的青年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让这个春节更走心、更暖心。
即日起,在微博、抖音、快手平台发布以上相关内容并带话题#我在山东过新年#,让我们一起感受齐鲁大地浓浓的年味,一起收获温暖与快乐。@青春山东 陪你一起在山东温暖过新年!